以下是關於「血壓正常值」的簡要說明與常見判定方式,供參考。 核心結論
- 正常血壓通常定義為收縮壓少於 120 mmHg 且舒張壓少於 80 mmHg,即常寫作 120/80 mmHg 以下被視為正常範圍。
- 若長期測量平均值落在以下區間,則分類為高血壓前期或不同階段的高血壓,需留意並諮詢醫師:
- 高血壓前期:收縮壓 120–139 mmHg 或舒張壓 80–89 mmHg
- 第一階高血壓:收縮壓 140–159 mmHg 或舒張壓 90–99 mmHg
- 第二階高血壓:收縮壓 ≥ 160 mmHg 或舒張壓 ≥ 100 mmHg
測量與判讀要點
- 計畫定期量測血壓,建議使用家用血壓計,在安靜、放鬆的狀態下測量,排除測量誤差。
- 常見做法是採用「722 原則」或類似指引:連續多日的測量值取平均,作為評估依據。
- 單次測量過高或過低不一定代表長期血壓狀態,需要多次測量的平均結果才能判定。
與日常管理的相關建議
- 未/L 120–129/80–84 mmHg 的區間屬於「正常高值」範圍,可能需加強生活方式的調整與監測。
- 超過 140/90 mmHg 的持續高值,建議與醫師討論檢查與治療方案。
- 若有高血壓相關風險因素(如糖尿病、腎病、家族史、吸菸、肥胖、長期壓力等),更應密切監測並主動介入。
如果需要,我可以根據你最近的血壓測量值(例如最近幾天的收縮壓/舒張壓和測量條件)幫你解讀並提供可能的風險分級與下一步建議。
